雨中,他们“逆行”的身影最美
来源: 本站原创 录入人员: 东平湖 时间: 2023-09-08 [ 大 中 小 ] [ 打印 ] [ 关闭 ] [ 收藏 ]
黑云压城,暴雨如注。 7月29日,受台风“杜苏芮”影响,梁山县全域内普降暴雨。 上午九时,在梁山河务局黑虎庙管理段防汛会商室内,管理段段长牛善斌双眼正紧紧盯着屏幕,不时的指挥着职工孔浩移动鼠标,操控堤防视频监控。“停,按下暂停键。把这一处镜头拉近。”牛善斌的话音刚一落地,孔浩就按照他的要求进行操作。 十几分钟后,他将辖区工程内全部的堤防视频监控“轮看”完一遍后,转过身来说道:“今天的降雨着实太大了,为了掌握降雨对工程的影响,刚才我们在通过视频监控系统,查看有无雨毁工程!”通过他的解释,笔者不仅清楚的知道了他的工作意图,更似乎看到了梁山黄河人在防御“杜苏芮”台风时认真、执着奋战的身影。 为了进一步解释清楚,孔浩又特意放大了一处视频画面,说道:“这是梁河-程那里险工10号坝摄像头显示的画面,根据以往探摸情况反馈,该坝受河水冲刷压力大,根石极容易走失,所以必须加大观察频次。”据了解,目前虽然降雨较大,但是当前梁山黄河河道内水流依然相对平稳,加之汛前通过抛铅丝笼等对根石进行了加固,现在这里根石十分稳定,并没有坍塌的迹象。不过,由于该段是重点工程,还应结合人工巡查,到现场探摸根石情况、徒步巡查工程等,确保万无一失。 下午3时,雨势减弱。为准确掌握此次降雨对辖区工程带来的影响,经统一安排,黑虎庙管理段段长牛善斌带人走向堤防,奔着险工而去。 在前行中,眼前的一处水沟,让他们停下了前行的脚步。与他同行的养护职工程兴田凭借多年工作经验,立即做出判断:“这处雨毁工程需要及时处置,否则会有很大隐患!”他一边观察着水沟,一边对身边同事说道。 听到作战命令之后,巡查人员迅速作战,5分钟后,作战小分队集结完毕,奔向“战场”。“幸亏降雨前我们在这附近备了土,要不还真麻烦呢,牛段真有先见之明!为了避免雨毁工程扩大,我们先在此处打一个围堰,然后用土恢复工程,务必把这处浪窝夯实了!”程兴田刚说完,大家已经四处散开,打围堰、垫土,忙中有序,很快,便高效完成了这一“作战”任务。高效率作业的背后,除了日复一日的实操、演练为他们积累了过硬的技术,更离不开梁山黄河人时刻扛在肩上、刻在心里的责任心和使命感。 随着最后一铁锹土落地,他们相视而笑。看看他们的一身泥土以及额头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的水珠,“作战” 的强度就不言而喻了! 下午4时,天气稍微放晴。他们紧抓有利时机,赶往程那里险工12号坝展开根石探摸。站在险工坝头沿子石处,浩浩荡荡的水流奔涌而来,气势磅礴、一浪紧衔一浪,黄色的河水里尽是压迫感。而呼啸不停的风,吹得河水更加动荡。 像往常一样,身着橙黄色救生衣的张阳腰间已束好保险绳,他小心翼翼的手持探摸杆,一点一点向水边走去,另外两位同事则站在他身后,拉紧保险绳,确保其人身安全。“根石稳固,没有走失!”听到传来的“情报”,负责记录的孔浩迅速在记录本上记了下来。 在完成这一个点的探摸,他们又赶往了下一个点,继续进行着探索…… 下午5时,雨势再次增强,但他们巡查的脚步却没有停下。在程那里堤防,被雨水浸润透了的的堤坡并不是那么好走,湿滑且泥泞,有几次差点摔个趔趄,走在我前面的牛善斌等几人却走得那么轻松,好像有什么秘诀似的。顶风冒雨急行军的他们,突然再次停下前行的脚步,嘴里还交流什么。为了不错过这“情报”,笔者快速走上前去,原来是他们在此处发现了一处雨毁。正如大家所想,他们又再一次圈垫、夯实,完成了修复。 下午6时,风更疾,雨未停。落雨肆意击打着大地,在空旷的黄河工程附近,唯有坚定巡查的脚步伴着涛声依旧的河水,在黄河岸边无畏逆行。风雨抽打着雨衣,发出“啪啪”的响声,闲不住的巡查人员牛善斌等人又在清理堤防积水。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张奋战,积水顺利排出。汗水混着雨水湿透了他们全身。 这一轮巡查结束后,牛善斌迫不及待地脱下雨靴,倒出了不知什么时候灌进雨靴内的水。看看他发炎多日的脚经过长时间的浸泡,脚面更肿了,再看看你看看排水沟畅通的水流,他们所有的辛劳变成了成功的喜悦,牛善斌满不在乎地说:“多年来,像这样的工作我们都已经习惯了,没有啥。” 下午6时50许,回到管理段庭院的他们又一头扎进了防汛会商室,再次坐到了视频监控面前…… 风雨中,这群“逆行者”的身影最美! 乘风破浪,更显凌云壮志;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。面对“杜苏芮”的疯狂肆虐,梁山黄河人枕戈待旦,披肩执甲,无私无畏,履职尽责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黄河人的忠诚与担当,保卫着大河安澜无虞。(田玉俭) |